“找麦田。”

  执导《白鹿原》期间,这是王全安的头等大事。

  倒退31年,十五六岁的王全安,还不知道自己的理想“麦田”在哪里。

  1965年,王全安出生在陕北。

  小时候,他喜欢画延河和宝塔山。

  绘画,曾是王全安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梦想。

  一辈子拿着画笔。

  可惜在12岁那年,他的画笔被父母拿去了。

  家里人希望他学习舞蹈,而且把他送入了歌舞团。

  十几岁的王全安,便跟着歌舞团,开始了到处游离的经历。

  理想的转变在他身上,体现的是那么随意。

  15岁那年,因为国家展开了对外的文化交流活动,

  他有幸跟着歌舞团走出国门,去了很多地方,眼界得以大大的开拓。

  18岁,他来到了欧洲。

  一个法国姑娘跟他谈论电影,两个人说得眉飞色舞。

  那位姑娘把他带到了电影《老枪》的发生地。

  这是王全安最喜欢的一部电影。

  那一刻,王全安的灵魂仿佛得到升华。

  打定主意,回国考电影学院,拍中国人自己的故事。

  当然,多年以后王全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

  彼时真实的想法是,拍电影可以获得异性的崇拜。

  这份简单的“泡妞”愿望,意外开启了王全安自己的电影生涯。

  1987年,22岁的王全安是张嘉译、张子健等人成了同班同学。

  同学孔琳,是他青涩的学生时期,泡的第一个妞。

  校园恋没有结尾,何况他很快便又恋上了蒋雯丽。

  那是1989年,两个人共同出演了电影《离离原上草》。

  影片最后未能上映,不过王全安和蒋雯丽两个人走到了一起。

  毕业之后的王全安,成为了西安电影制片厂的一名导演。

  他和蒋雯丽的恋情,也走到了无疾而终的地步。

  34岁那年,王全安开始了自己的导演生涯。

  筹拍电影《月蚀》,他回到母校北影选角。

  那天刚到学校,便看到一个女学生,正在跟自己的班主任老师争辩。

  班主任谢园,曾经和王全安是同班。

  看到这个女生,心中要找的人,立刻变得无比清晰起来。

  就是她。

  余男,这个来自东北的女生,第一次走进了王全安的电影中。

  同时,也成了王全安的女友。

  《月蚀》,既是王全安导演的处女作品,也是余男的第一部电影作品。

  该片获得了莫斯科电影节国际评委大奖。

  余男也获得了多维尔亚洲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。

  人们不敢想象,起先学画,之后学习舞蹈,最后成为导演,三者之间有何种联系。

  《月蚀》之后,王全安开始筹拍《惊蛰》。

  余男自然而然是女一号,在剧中扮演对未来抱有强烈幻想的关二妹。

  影片上映获奖,余男也一举拿下了金鸡奖、巴黎国际电影节和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等奖项。

  此时的王全安,和余男处于热恋时期。

  金鸡奖获得过程还曾出现波折,使得王全安当年缺席了颁奖晚会。

  两部电影拍下来后,外界深深记住了王全安电影的风格。

  鲜明的地域色彩,以及反映最底层的劳苦大众,作品带有浓郁的质朴感。

  这期间,王全安已经在筹拍《白鹿原》。

  只是,中间波折丛生。

  2007年,王全安短暂宣布放弃《白鹿原》的执导权。

  随后,余男也宣布退出《白鹿原》剧组。

  而另一部电影《图雅的婚事》,则让王全安在当年拿到了柏林的金熊。

  余男也凭借图雅这个角色,获得最佳女主和最佳演员等诸多奖项。

  不过,就在外界最终会认为两个人能走到一起时,

  长达10年的合作以及恋情,却就此划上了句号。

  那枚戴在余男手上的钻戒,最终还是成了无主的游魂。

  电影《纺织姑娘》,也成了两个人最后合作的一部电影。

  10年,王全安执导了4部影片,他在国际上崭露头角。

  2010年,带着自己的《团圆》,王全安再次征战柏林电影节。

  只不过影片中再没有余男的身影。

  这部影片,王安全拿到了最佳编剧银熊奖,以及国内的奖项。

  彼时的王全安,将柏林称为家的感觉。

  将近10年的时间,他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德国过年的。

  毕竟,和电影节正好有一个时间上的重叠。

  当德国的媒体问及他是否担心电影上映后的票房,

  王全安认为,自己拍摄电影的初衷,并不是奔着更多票房去的。

  有了这个基本的方向,电影前期制作和拍摄的时候,成本便会得以掌控。

  这样,从成本到发行,再到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认可,就能达到一定的平衡,

  从而不用担心电影赔本的问题。

  2010年,王全安又开始忙着找麦田了。

  执导《白鹿原》的担子再次落到他的肩头。

  这部影片在拍摄的过程中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巨大的关注度,

  皆因原著《白鹿原》在国内的巨大成功。

  王全安正式确定执导《白鹿原》之前,

  张艺谋和陈凯歌等大导演,也都曾有过想法。

  但在真正进入执行层面的时候,他们都选择了放弃。

  张艺谋曾经表示,执导《白鹿原》,可以改变导演的一生。

  王全安说,最初没有想过这件事会找上自己。

  当他走在白鹿原上时,唯一的感觉就是窒息。

  小说的详实和可靠,让人充满敬畏。

  而当真正开始筹拍时,最难的事情是找麦田。

  麦子是白鹿原的载体和灵魂,没有麦田是万万不行的。

  不过筹拍电影之际,陕西是六月份的天气,电影则需要展示十月份的物候。

  季节上有冲突,众人一筹莫展。

  “没有麦子不行。”王全安最终给拍摄划上了一道底线。

  于是,整个剧组开始找麦田。

  先是从陕西往东走到山西,不合适。

  而后又折转向北,向东北方向寻找。

  兜兜转转,剧组最后竟然走到了几千里之外的海拉尔。

  呈现在王全安面前的是,是一望无垠的麦田。

  “一到那儿,我就踏实了。”

  有了外景,有了麦子,就有了《白鹿原》的根基。

  接下来,拍摄的角度和叙事的主体放在谁的身上,就又成了一件让人头疼不已的事情。

  一番抉择后,影片将原著中最富争议的女人田小娥,作为叙事的主视角。

  在小说创作中,作家陈忠实曾经谈及过对田小娥的创作初衷。

  他是抱着不回避、撕开写、不做诱饵的态度来描写这个人物的。

  陈忠实曾经表示,年轻的时候在创作上曾经十分回避男女问题。

  不过在写《白鹿原》的时候,他决定不再回避情爱的描写。

  坦诚地面对封建文化中最糟粕的部分。

  不过在具体到男女的情爱上,

  所有的描写只为推动人物关系服务,而不会当成吸引读者的诱饵。

  而当变成电影叙事的时候,王全安很清楚不能撕开来描写。

  可如果恰到好处地表达原著的主旨,对王全安而言,就成了最大的考验。

  于是,最终变成电影镜头时,就成了田小娥和几个男人的感情纠葛。

  而且,田小娥这个角色,在原著中出现的片段也相对集中,符合戏剧冲突的原理。

  如果换成另一位女子白灵,由于时间跨度太长,戏剧冲突性下降。

  所以一番抉择后,田小娥在剧中就成了主视角。

  外界当时的评价时,王全安这是剑走偏锋,有十分讨巧的意味。

  在选角上,除了张丰毅、吴刚等一众大腕儿男主角外,

  女主角的田小娥,王全安最终定了80后的张雨绮。

  当年因为选择饰演田小娥,也让张雨绮背负了太多的争议。

  在经历了选景、确立主体以及其他等一系列波折之后,

  电影《白鹿原》最终拍摄完成,原版的电影很长,有220分钟。

  因为要送审,彼时的王全安整夜整夜失眠。

  此后经过删减,再经过上映时的延期,这部争议极大的电影才最终呈现在了观众面前。

  有些圈内的朋友,曾经看过未删减的原版。

  所以有的人认为,经过删减之后,完全割裂成为了两个作品。

  当然,这或许也是王全安的本意。

  毕竟220分钟,对观众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。

  而片方也要从票房的角度考虑问题。

  上映之后,很多人将王全安的这部作品,称为有情调的电影。

  就像王全安的性格,不那么张扬和激烈,没有充满刺激的紧张感。

  而电影还未上映之前,王全安就跟扮演田小娥的张雨绮结婚了。

  2011年4月15日,张雨绮承认订婚,而且还晒出了自己的钻戒。

  钻戒重8.688克,据说正好是她自己的生日。

  仅仅3天后,王全安和张雨绮便在西安领证结婚。

  王全安是60后,张雨绮是80后,两个人年龄相差二十多岁。

  有网友调侃,不到半年的时间,张雨绮就把老男人王全安搞定了。

  不久前,张雨绮的前男友汪小菲就和大S结婚,

  外界纷纷猜测,张雨绮之所以如此之快地和王全安在一起,似乎是在跟前男友较劲。

  无论如何,因为彼时《白鹿原》还在拍摄过程中,

  所以两个人的这段感情,就更成了街头巷议的热点。

  凭借《白鹿原》,张雨绮获得了柏林电影节最佳女主的提名。

  就在外界纷纷期待,夫妻俩的下一部合作影片时,

  不安分的老王,却因为找“大宝剑”而被抓了。

  那是2014年9月10日,玩到正嗨的老王,被北京警方堵在了东城区的工作室。

  48岁的老王,事后付了800块。

  进一步查证后警方发现,算上被警方逮住这次,老王已经连续三天找“大宝剑”了。

  根据警方随后的通报,老王在9月9日那天,还找了两个女性。

  警方顺藤摸瓜,把介绍人刘某以及其他失足女性都统统拘留。

  而王全安彼时也被行政拘留。

  2014年9月15日,警方对外界进行了通报。

  随后在当天晚上,张雨绮回应自己的心情很复杂,不过表示会和丈夫共同承担。

  人们原以为王全安被拘留几天,很快便会释放。

  但因为王全安在9月9日进行的“三人组”行为,触犯了刑法,

  所以,王全安之后失去自由长达半年多。

  然而就在王全安“享受”牢狱生涯之际,

  妻子张雨绮却被爆料在东北吉林幽会神秘男人。

  那是2015年的3月份,有人拍到张雨绮和神秘男人在吉林开房并一同滑雪。

  在出游的过程中,男子一直全程护着张雨绮。

  事件曝光后,记者联系张雨绮身边的工作人员,对方没有做任何回应。

  张雨绮自己也同样没有回应传闻。

  3个月后,王全安出狱。

  紧盯着的媒体发现,张雨绮没有和丈夫住一起,而王全安也没有去找妻子。

  剃了胡须的王全安,出狱之后先去见了朋友,

  此后才被媒体拍到出现在张雨绮新买的别墅中。

  接连两天,王全安被媒体抓拍到去见张雨绮。

  22天之后,张雨绮公开宣布和王全安离婚。

  而王全安在2014年出事之后,

  作为西安电影厂的职工,单位第一时间对他做了处分。

  那时的王全安,正在筹拍另一部电影《外滩》,也叫《杜月笙》。

  据当时王全安身边的朋友表示,拍摄这样一部以民国上海为背景的电影,

  是王全安想改变自己过去的风格。

  而且,这部电影他已经酝酿了好几年。

  2014年年初的时候,他就在上海见到了从秘鲁专程回国的杜美如。

  她是杜月笙的女儿,据说回到上海后,和王全安密谈了10天。

  王全安那个时候也表示,他已经筹集到了三亿多的资金。

  彼时,他还希望妻子张雨绮能在新剧中出演角色。

  不过,随着他被拘留,电影拍摄计划不但搁浅,

  他和妻子的婚姻也就此烟消云散。

  还在2014年的9月29日,王全安就被列入了广电总局的“封杀劣迹艺人”黑名单中。

  所以转年出狱后,除了签署离婚协议书,

  在工作上的任何新的合约或者协议,都统统与王全安绝缘了。

  2017年,王全安担任柏林电影节的评委。

  两年之后,王全安执导蒙古的一部影片《恐龙蛋》。

  而在国内,他彻底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。

  文|二十二

  图片来源网络,侵权联系删除